成都成华脑康医院
当前位置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> 焦虑症 >

心境焦虑 用平淡来应对

文章来源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:2019-04-16

焦虑是因为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积累造成的,缓解焦虑,我们在调节自己内心的时候,不妨用平淡的心理来应对,在现实生活中,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研究发现,平淡是克服焦虑的有利武器。

谈及“‘全民焦虑’也称集体焦虑,几乎充斥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,并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标志。和个人焦虑不同的是,集体焦虑属于某个社会或时代,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,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紧张心理状态。它不会轻易消退,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。”所谈话题已引起两会代表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。因为它关联到每一个家庭的和睦及每一个人的生存。

人们每与亲友邻里见面交谈,除了个人的特殊事情外,就是物价上涨,和生计。都感觉活得很累,且又互相祝福“活好每”。此类话语,稍加留意,谁也听过,或许自己也讲过,充满苦涩与无奈。医学临床实验表明,焦虑是使人寿命减短的较大因素之一。因为焦虑与抑郁,紧张和惊恐是互相联系的。它们对人类的伤害超过了许多疾病,而人们的许多疾病又都是来自焦虑和惊恐。

那么,到底焦虑什么?来自“个人日常生活的层面”。比如工作压力,人际关系,信任危机等。来自“更深的社会层面”。如贫富不公,环境污染,食品药品,社会乃至世风日下,道德沦丧等。于是,焦虑症爆发了。它的蔓延力,与细菌病毒相比,有过之无不及。有钱人焦虑,没钱人更焦虑;各个领域里的焦躁、浮躁、暴躁之风,大行其道。许多事物,今日宣扬,明日揭露;这里提倡,哪里否定;彼此吹捧,相互谩骂。

听说,西方有一则寓言故事。某镇,有一人深夜外出,迷蒙的月光下,见远处有一人走来。近了,见此人头戴风帽,身着黑袍。遂问:“你是谁?”此人答:“我是死神。”“你来干什么?”答:“奉上帝旨意,我到你们镇上三天收100人。”之后,镇上秘传,上帝收人,各自小心为是。一时,镇上人心惊恐万分。三天后,镇上竟然死了1000人。第四天,那得信息人又夜深出镇,再逢死神,乃问:“你说收百人,何以死千人?”死神答:“多余人是得了‘焦虑症’,上帝拒收,人间解决。”

如何解决焦虑症,确是当务之急。诸多社会层面问题,个人面对显得苍白无力。全民焦虑,这也不是养生力所能及的。然而,全民的概念,是由每一个人积聚而成的。对于一个人来说,“如何活好每”却还是属于“养生”范畴的。现如今,人们处于“商品经济”社会,许多事物都被贴上“商品”的标签。于是,商家又趁“人们焦虑”之机,肆意兜售“御用”医治“焦虑症”的“奇方妙药”,还有什么美国的“微电流刺激仪”、蛋白粉等,热传“治疗焦虑症”。尤需当心,谨防受骗。

其实,“焦虑”“惊恐”绝大多数人早都有过感受。心理学对于“焦虑症”“惊恐症”的防治,也早有明鉴,且被众多人认可接纳。当下“不良信息”“欺诈电话”“网络骗局”“假冒商品”“庸医诊病”,终日不绝,已经让人惶惶不安。尽管警方一再提醒人们审慎识别,但是受害者还是不在少数。表面看来,构成如此紧张的心理状态,非心理医生所能医治的。因为,它是社会弊端作用于人的正常反应。然而,它毕竟还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反应,还是可以自行纠正、调适、理顺和改善的。

首先,必须懂得生命对于每一个人,都是仅有的,且是的。焦虑至死,无伤大雅。不可以命换钱,万勿尝试冒险。有的人,对一些事,看不惯,想不通,办不成,做不到;呼风唤雨,难成气候,积郁成疾,困惑无助。到头来,受伤害的还只能是自己,何苦呢!有位哲人说,当不良环境难于改变时,你就设法去适应,以求生存。

再者,如何适应?唯有淡定。淡定面对世事,安然平稳,张弛有度,游刃有余,应是人的一种道德准则,是一种思想境界,是一种心理主导,是一种生活习性,是一种行为模式,甚至是一种理性、一种气度、一种风范、一种良知、一种情愫。淡定既然涉及到做人及为人,那么,基于当今社会流行的享乐至上、只看眼前,急功近利、拜金主义、损公肥私、饱尝淫欲等败落风气,大力提倡“做人”“做好人”“做正派人”势在必行。社会上公认富商李嘉诚,他的人生轨迹,就是遵循“做人做事做生意”的懿旨,言行如一,忠坚不移。

还有,做人,要做什么样的人。古人圣贤,皆有明训。说到底,较好是做凡人,因为,身居凡人,内存淡定。但是,不应作庸人,不宜做俗人,不要做名人,更不能做狂人。许多《小品》都把妄想做“名人”,视为讽刺对象。就连成龙都在媒体自称:“我不是名人”。因为“名”是成就的影响,是后世的赞许。舞台上喊出的: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。”说得不就是妄想称霸的“狂人”吗?当然,时下想做名人的还是大有人在,做狂人的也会随处可见。甚至是走捷径,靠炒作,拉吹捧,因为名与利是相通的,或是对等的。步入这个怪圈,也就没了“淡定之心”。倘使了然若悟“淡定”之理,名利也许就会荡然无存了。淡定,古人能做得到,洋人也能做得到,何以当今国人,却很少能做到。结缔就在于症状百出的焦虑。

怎样做才算得上是淡定?说来也很简单:学会不生气,不为外界利害事物扰乱个人心情;修炼不烦躁,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;容忍不抱怨,不为无益的事情消耗体力;自控不寻烦,勿以一时世风荣辱而过分忧思;坚持不气馁,健步人生旅途永不放弃;严守不冲动,待人处事要把握理智克服情感;警醒不悲观,生活不会万事如意,应化失利转为动力;尽量不自私,量好个人在群体中的尺度,审慎区分公利与私有;坦然不忧虑,不以世间万象,是非混淆,循环往复,因果报应左右个人情志。据此,让人抑制焦躁,平静生活;放下浮躁,踏实做事;克服暴躁,坦然处世。“道家规范做人,儒家教诲做事,佛家倡导修心”都有益于培养淡定之心。切实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,解救个人心境焦虑危机。

美国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·卡耐基说过:“淡定,是对名利荣辱的淡然,对爱恨情仇的超脱,对尘世事态的看开。心怀淡定的人,定是较坦然、较平和、较洒脱的人。”拥有了淡定品格,内心就会激活强大的正能量。不贪图小利,就不会上当受骗。不只顾眼前,就不会失掉长远。焦虑自会离他远去,健康必将伴随终身。

看的开一些,看的淡一些,就能避免焦虑的出现,对于驱逐焦虑也一定会有好效果。

医院简介

MORE
成都成华脑康医院

成都成华脑康医院是四川成都一家精神疾病诊疗医院,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,拥有专业的诊疗团队,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特需化服务,诚信经营、打造专业品牌...[详细]

医生团队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