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难高发后你也开始恐飞了吗
文章来源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:2019-04-17
2014年的连续空难事件让我们感觉到伤感,同时在我们当中,有一些人开始害怕用飞机出行,因此,在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朋友患上恐飞症的问题,那么,这样的悲剧是否也让你也患上了这种心理问题吗?
空难频发 你是否恐飞
每4个人就有一个“恐飞”
尽管乘飞机是目前较的出行方式,但其“不出则已,一出惊人”的灭顶后果让人望而却步。网络、电视上充斥的飞机残骸、熊熊烈焰、滚滚浓烟等现场照片或视频,更从视听觉多方面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力。不少需要因公坐飞机的人纷纷表示,“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”,就连不常坐飞机的人,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据机构统计,每4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人患有“恐飞症”。经常需要坐飞机的商务人士更易恐慌,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,精神高度紧张,一旦脑海中出现诸如飞机失事的负面信息,就很容易受到影响。
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
心理学家发现,灾难会影响群体情绪、适应能力、日常决策等。比如,许多美国人在“9·11”后改乘汽车;“SARS”后,我国的旅游和投资贸易等均有所下降;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的两个交易日,A股航空板块累计下跌5.26%。灾难事件带来的群体心理冲击主要源于突然增大的不确定性。正所谓“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;未来不可测,且行且珍惜。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实验室李纾研究员研究发现,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和决策。
1.只看到坏的可能。意大利心理学家萨科发现,由灾难导致的不感会让公众变得更保守、不愿冒险。人们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坏结果本身,而忽略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一事实。虽然空难的概率仍然很低,但接连发生的事实的确让人觉得“上机容易下机难”。
2.不再“过分自信”。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判断比别人更准确,相信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要高于平均水平,而坏事则远低于平均值。但灾难连续发生,会使“过分自信”倾向得以扭转。比如,“SARS”和“9·11”之后,买保险的人增加,而买彩票的人减少。
3.不可控带来无助感。灾难总是突发的,但人们不喜欢“不可控”的无助感,于是希望找出其中的可控因素,以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例如,公众将“9·11”归因为美国情报部门的失误,将“SARS”归因为吃野生动物,将MH17被击落归因为经过战乱地区。
理性对待恐惧
“恐飞症”会影响一些人的工作。英国广播公司调查发现,一些人起飞前喝点酒就能克服恐惧心理,而另一些人只要想到坐飞机,头脑中就不自觉地产生可能发生空难的幻觉。“空中飞人”们的亲友也可能因过度担忧而陷入焦虑情绪中,他们都需要心理援助。
首先,了解航空科普知识可消除恐慌心理。比如,民航组织数据显示,客机每百万飞行架次的死亡事故率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左右。其次,情绪严重紧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低剂量安定类药物。再次,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资源,可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担心、焦虑。朋友间友善的陪伴可缓解恐惧心理。较后,坐飞机前可采取正念静观、呼吸冥想的减压方式调节情绪,严重者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,采用“认知行为治疗”里的系统脱敏法缓解焦虑情绪。
总之,如果能理性对待恐惧,并随之降低“过分自信”,坐飞机时多一点意识,今后避免乘坐红眼航班和廉价航空公司的飞机,那么坐飞机还是很的。
小编还是想说,理智的面对生活是很重要的,当我们面对让我们恐惧的时候,理智是让我们正常生活的解药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治疗恐惧症 中医有良方
- 下一篇:下一篇:恐惧症吃什么营养物质调理身心

阅读本文的患者还看了
-
王玉斌 / 心理咨询师
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,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,具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-
徐淑云 / 副主任医师
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,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,心理冶疗主冶医师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
